-
[研讨]中巴法律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10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巴法律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Sino-Brazilian Symposium on Law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会堂召开。 -
[会议]“世界文学的生成、流通与阅读”专家工作坊在珠海校区举办
10月21日上午,“世界文学的生成、流通与阅读”专家工作坊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21所高校的3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世界文学”研究范式的兴起与影响展开学术交流。 -
[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学术交流会暨《读懂教育家精神》出版座谈会在北师大举行
10月16日上午,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学术交流会暨《读懂教育家精神》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
[会议]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历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开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10月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担任总召集人的教育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历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开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
[荣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莫言获2025年“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外国文学奖
莫斯科10月16日电,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国际文学奖公布,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获2025年“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外国文学奖。 -
[研讨]“自然资源与地理学”交叉前沿学术讲座与应用发展研讨会举办
10月1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与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自然资源与地理学”交叉前沿学术讲座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成果]物理与天文学院高健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天文》发文揭示“创生之柱”中新生恒星的形成奥秘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高健团队与云南大学教授陈丙秋团队利用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超高清观测数据,在著名的“创生之柱”中发现了大量新生恒星,并为“触发式恒星形成”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相关成果以“Evidence of Triggered Star Formation in the Pillars of Creation from JWST Ob... -
[观点]王宁:文献中蕴藏语言的精华
各种汉语事实表明,汉语的研究首先要确定三点:一是字词一体,表意汉字和音义词汇以意义为枢纽,形音义结合;二是文白相承,文言词汇经过双音化,大量积淀在现代汉语里;三是从句子到篇章,内在的结构规律重意义而几乎没有外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