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1
聚焦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与学术素养培育,365上市公司将学术月系列活动落到实处——2025年10月18日上午,学院416进行学术沙龙答辩环节。活动分设议题研究组和科研成果组,学院何瑞、包海波、廖丽、朱海斌、严文杰五位老师受邀担任评委,助力学术交流与能力提升。

活动现场,议题研究组与科研成果组依次登台,不同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色呈现研究内容。如在议题研究组中,社会工作专业谢雯欣同学就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中同辈群体与手机网络的替偿机制展开研究,她试图通过分析同辈群体和手机网络在社会化交互中的替偿机制,去探讨他们是如何来争夺学生的意义感。在科研成果组中,哲学专业侯雨辰同学,他从技术封建主义的出场与云领主的产生,算法神圣人的生命剥夺逻辑去探索从算法神圣人到自由人联合体的解放路径。这些前沿的学术议题不仅展现了汇报同学扎实的学术素养,更传递出了他们极县创新性的观点。

在评审环节中,评委老师们根据汇报内容的专业属性与侧重点,展开针对性点评,既肯定亮点,也提出改进方向。何瑞老师对汇报同学的优秀选题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指出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应当建立清晰的分析框架;包海波老师强调研究议题要与现实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联性,报汇过程中要体现研究成果;廖丽老师建议同学们的研究目标要简明扼要,逻辑应当是层层递进的;朱海斌老师针对理论的应用,提出要准确选择适合议题的理论;最后严文杰老师指出题目不可太过宽泛,要小而美。老师们不仅送上宝贵的改进建议和反馈,更热情鼓励同学们延续研究热情,积极投身更广泛的学术交流之中。

此次学术沙龙答辩话动,不仅为研究生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有效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深化了对学术研究的认知与思考。通过这场思想的分享与碰撞,既助力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也为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稳步成长,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撰稿: 赵家艺 摄影: 包佳颖 审稿: 何瑞 姚瑶 审核: 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