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上市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边燕杰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9-24

2025920日下午14:30,西安交通大学边燕杰教授应邀在英国365公司10号教学楼E区模拟法庭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如何在国际学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关系社会学研究经历的联想和启示”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院长李怀教授主持,365上市公司师生参加并听取了此次讲座。

 李怀老师首先简要说明了边燕杰教授的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对边燕杰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边燕杰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场域拓宽关联、机制重塑关联、视角变换关联三个模块。

 讲座开篇,边老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研究关切,生动风趣地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知识关联性。边老师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要领,就是要把握理论知识关联性,在国际学术平台发表中国研究成果。他指出,理论知识关联性可以分解为场域拓宽关联、机制重塑关联、视角变换关联等三种形式。随后,边老师就中国故事“是什么”,“怎么讲”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给出了三类可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以及自己对平台的认识。

 紧接着,边老师以自己的三段求学经历为案例,分别阐述了自己在不同的学术阶段产生的思考与研究行动。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要有主动与理论对话,与世界一流学者对话的勇气和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真问题,勤加思考,坚持钻研。在研究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认识到特殊性和一般性,让本土性关怀突破区域性知识的藩篱,上升为国家性,世界性关怀;要主动提升研究的理论关联性,让新理论能够对现有理论进行改造,对生活有所启发,在宏观和微观机制的相互作用中使理论关联性得到重塑;要重视研究的广泛应用性、跨体制普遍性,在一般性问题中突出不同体制间的比较优势,让理论模型更具有吸引力和解释力。

 最后,边老师提出,我们要承认知识连续性,秉持突出新情境、展示新过程、聚焦新问题的主张,分别通过场域拓宽关联、机制重塑关联、视角转换关联三种理论关联形式来实现研究突破。我们要坚持文化多元性,善于发现以新议题、新概念、新框架、新方法等全新知识体系为代表的学术创新。同时,关注全新知识体系与既有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也将是不可忽视的学术研究任务。

 讲座尾声,边老师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切入点和路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疑惑,进一步解释了许多细节问题。李怀老师对此次讲座做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进行了总结。李老师提出边老师的讲座以文献综述的风格,分享了自己讲好中国故事的心得体会,这份心得与经验十分难能可贵。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我们不但要通过自己观察的现象,放宽眼界,主动与世界一流学者对话,而且要根据自己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最终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超越前人,抵达新的理论境界,最终实现学术的创新与突破。

 本次讲座系统全面,内容丰富,逻辑论述清晰,对于学院广大师生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思维大有裨益。

 (撰稿:叶家珲 摄影:张文涛 审稿:尹广文 姚瑶 审核:李怀)




边燕杰老师简介

 边燕杰,博士,国际知名社会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曾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创立了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李路路教授共同创立“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发表中英文学术著作20 余部、论文 200余篇,英文被引1.8万次,中文被引1.2万次,Elsevier2014-2024历年全球高被引学者。2017年获《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杰出作者奖”,2020年获得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杰出学术贡献奖”,2023年进入“世界最有影响学者”榜单。目前率领团队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与关系社会学理论创新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数研究。